目录
硕士报考志愿采集    更新日期:2025年2月6日
姓 名 周长光 性 别
出生年月 1989年11月 籍贯 江苏徐州市
民 族 汉族 政治面貌 中国共产党党员
最后学历 博士研究生毕业 最后学位
技术职称 副教授 导师类别 硕士生导师
导师类型 校内 兼职导师
行政职务 Email zhoucg@njust.edu.cn
工作单位 机械学院 邮政编码 210094
通讯地址 孝陵卫200号
单位电话
个人主页
指导学科
学科专业(主) 0802|机械工程 招生类别 硕士 所在学院 机械工程学院
研究方向

1.高端装备及功能部件:精密滚动功能部件共性技术、精密机械检测技术、精密智能磨削技术及装备

2.可靠性工程:功能部件可靠性及精度保持性研究、可靠性试验及评价技术、可靠性系统设计技术

3.健康诊断:故障诊断、信号处理与分析

4.表面工程:摩擦磨损、分形理论

工作经历

2022-至今, 工信部重点实验室检测中心副主任

2020-至今,机械工程学会高级会员

2020-至今,“SAC/TC22国际标准化工作委员会”委员

2018-至今, 南京理工大学

教育经历

2012-2018,南京理工大学,机械工程,硕博连读

2016-2017,University of Alberta, 机械工程,联合培养博士生

2008-2012,南京理工大学,机械工程,本科

获奖、荣誉称号

(1)2020机械工业技术发明一等奖

(2)2020江苏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3)第九届上银优秀机械博士论文奖

(4)2021机械工程学会优秀论文奖

(5)第八届中国“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金奖

(6)第八届中国“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江苏省一等奖

(7)第九届“创业江苏”科技创业大赛优秀团队

(8)南京理工大学优秀科研团队

(9)南京市中青年拔尖人才

社会、学会及学术兼职

(1)机械工程高级会员

(2)“SAC/TC22国际标准化工作委员会”委员

(3)高端联盟青年秘书

(4)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chine Tools and Manufacture, Mechanism and machine theory, Wear, Mechanical System and Signal processing,机械工程学报,振动与冲击等著名期刊审稿人

科研项目

(1)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研制,600万,主持

(2)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特种典型***工程,71.16万,主持

(3)江苏省科技重大专项课题,***研制,200万,主持

(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精密滚珠丝杠副预紧力退化机理及预测方法研究,27万,主持

(5)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创新平台,2.09亿,排名2

(6)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产***工程,353.07万,排名2

(7)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数控机床关键功能部件**工程,2909万,排名7

(8)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高精度***研制,855万,排名5

(9)横向科研项目,***联合研究,1000万,排名3

发表论文

 本人长期聚焦高档数控机床滚动功能部件开展基础共性技术研究,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国际重要学术期刊发表论文41篇,其中SCI/EI期刊/源刊论文32篇。在高端数控机床核心功能部件领域发表的SCI论文引用次数455次,h-index因子12(数据来源ResearchGate)

科研创新

申请国家发明专利36项,其中以第一发明人授权发明专利15项,部分专利如下:

  1. 滚动直线导轨副预加载荷和摩擦力同步快速测量装置及方法,申请号CN201910751627.3,授权公布号CN110595771B,排名1
  2. 一种滚动直线导轨副综合磨损系数测量方法,申请号CN201910355908.7,授权公布号CN110095280B,排名1
  3. 一种螺母滚道磨损系数测量方法,申请号CN201910355929.9,授权公布号CN110108485B,排名1
  4. 一种滚珠丝杠副综合磨损系数测量方法,申请号CN201910356893.6,授权公布号CN110082238B,排名1
  5. 双螺母滚珠丝杠副最大轴向载荷获取方法,申请号CN201910372830.X,授权公布号CN110146284B,排名1
  6. 一种基于希尔伯特黄的滚珠丝杠副疲劳失效诊断方法与流程,申请号CN201910220178.X,授权公布号CN109916624B,排名1
  7. 基于受载变形曲线的滚珠丝杠副最大轴向载荷测量方法,申请号CN201910372833.3,授权公布号CN110146285B,排名1
  8. 滚珠丝杠副润滑状态识别方法,申请号CN202010194479.2,授权公布号CN111360578B,排名1

 

教学活动

(1)本科生课程:《机电传动控制基础》

(2)研究生课程:《机械创新设计实践》

指导学生情况

(1)2020届毕业生:熊苗(南京理工大学优秀毕业生)、刘迪一(南京理工大学优秀研究生)

(2)2021届毕业生:叶坤奇(南京理工大学优秀研究生)、张向东(南京理工大学优秀研究生)、席静谣(国家奖学金获得者,南京理工大学优秀毕业生)

(3)2022届毕业生:任士豪(国家奖学金获得者,南京理工大学优秀毕业生)、龚梦辉(国家奖学金获得者,南京理工大学优秀毕业生)

(4)2023届毕业生:王立东(国家奖学金获得者)、顾祎程(国家奖学金获得者)、陈虎

我的团队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南京理工大学联合授予的高端装备与机器人创新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