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3年,南京理工大学,讲师
2014-至今,南京理工大学,副教授
2014-2016年,解放军理工大学,博士后(导师:钱七虎院士)
I. 科学技术奖项
(1)2023年,江苏省地下空间学会科学技术特等奖;
(2)2022年,江苏省科学技术三等奖,1项;
(2)2021年,中国智能交通协会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
(3)2021年,中国电子学会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
(4)2021年,江苏省综合交通运输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项;
(5)2020年,中国交通运输协会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
(6)2019年,中国智能交通协会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
II. 指导学生双创赛事获奖
II-1. 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
(1)2020年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国际赛道)铜奖;
(2)2019年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师生共创赛道)铜奖;
(3)2019年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江苏省一等奖;
(4)2019年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优秀指导教师。
II-2. 大学生交通运输科技大赛
(1)全国大赛: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3项;
(2)江苏省赛:一等奖4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4项。
II-3. 其它双创赛事获奖
(1)第29届智能交通世界大会冠军暨四个单项奖(最具投资价值奖、最实用奖、最具推广价值奖、 青年领袖奖),奖金28万;
(2)创业南京:高层次创业人才引进计划,150万;
(3)其它创新创业项目若干项。
III. 其它奖项与荣誉
(1)钱学森学院优秀学习导师;
(2)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优秀指导教师;
(3)盛全奖教金。
(1)多个期刊、会议的审稿人,包括:TRB(Transportation Research Board)、RSS(Road Safety & Simulation)、东南大学学报、交通运输过程学报、郑州大学学报、汽车工程学报等。
(2)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地下空间分会理事
(3)苏交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交通安全顾问
(4)无锡立沅交通规划管理与设计有限公司高级顾问
(5)紫金科技呼叫中心专家
已出版学术专著1部;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其中SCI/EI检索20于篇;发明专利授权18项,申请软件著作版权5项。
[1] 郭唐仪, 邵飞, 赵海娟, 范围. 高速公路出口安全服务水平: 理论与方法. 河海大学出版社, 2016年.
I. 授权发明专利
[1] 郭唐仪, 李智意, 蒋继扬, 等. 基于HMM的高速路交通量预测方法. 202110591828.9. 202109.
[2] 唐坤, 郭唐仪, 何流, 等.
基于动态因子模型的城市路网时空交通状态协同预测方法. 202110082897.7, 202106.
[3] 郭唐仪, 郭玉洁, 吴军, 等. 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车辆换道轨迹实时预测方法. 201911195156.9, 2021.05.
[4] 郭唐仪, 邓宏, 等.
基于模糊逻辑的交通信号控制方法. 201910964713.2, 202112.
[5] 丁俊杰, 郭唐仪, 刘英舜, 等;基于PDR与蓝牙区段模糊匹配的室内融合定位方法.201810526043.1, 202011.
[6] 郭唐仪, 王宇航, 张叶涵, 等. 一种基于拍摄设备布局的车位检测方法. ZL201710820129.0,202006.
[7] 郭唐仪, 姜雪娇, 郭进 等. 基于心生理信号的驾驶警示方向盘套装置及信号检测方法. ZL201610420755.6,201908.
[8] 郭唐仪 , 姜雪娇, 朱云霞等. 一种基于PM2.5健康出行的路径规划装置及方法.ZL201510902595.4, 201806.
[9] 许晋河, 郭唐仪, 邵飞 等, 姜雪娇. 基于浮动车法的城市健康出行规划方法及系统. ZL201510412439.X, 201804.
[10] 邹城, 茅耀斌, 郭唐仪 等. 基于机器视觉的矩阵计算器及矩阵识别方法. ZL201510065308.9, 201801.
[11] 郭唐仪, 丁泉, 邵飞 等. 公路交通标志牌信息化普查分析与展示系统. ZL201510065307.4, 201701.
[12] 郭唐仪, 唐安安, 陈鑫超 等. 公交车用自行车挂架. ZL201410626309.1, 201607.
II. 软件著作版权
[1] 郭唐仪等.高速公路出口指路标志形式及距离设置系统. 软件著作版权2013SR091705, 2013年.
[2] 郭唐仪等. 易停易寻地下停车为导航系统. 软件著作版权2018R11L509226, 2018年.
[3] 郭唐仪等. 南理工校园机动车智能管理微信平台, 软件著作版权2018R11L1471980, 2018年.
截至2024年底,累计指导硕士研究生55名,其中国际留学生5名。
欢迎有志于智能交通、交通安全、应急交通研究的优秀学子选报。
已毕业研究生去向:华为、腾讯、中兴、海康、小鹏、商汤;美国银行BOA;华设、莱斯等设计院所;大专院校。
本人为智能交通与应急交通方向团队负责人。
I. 团队主要研究方向
(1)智能交通系统:融合声、振、光、磁、GPS等多传感技术的交通信息复合感知;车路协同车载端及路侧交通信息感知设备与技术;基于人工智能的交通视频图像处理;交通信息化系统与开发;基于人工智能/大数据的交通预测与分析。
(2)主动交通安全:面向自动驾驶的类脑决策;驾驶行为检测、建模与分析;驾驶人因与主动交通安全、主动交通安全防控、全生命周期交通安全评估。
(3)应急交通:平战结合的应急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应急交通保障与抢通保通技术与装备
II. 团队构成与招生意向
团队目前有指导教师6名,硕士研究生40余名。交通运输工程是多学科交叉应用型学科,涉及交通、计算机、控制、通信等学科与领域,团队与自动化、计算机等学科相关老师建立有长期良好合作关系。通过联合指导,优势互补,培养品学兼优的高端复合型交通人才。欢迎有志于智能交通研究的学子加入,数学/自动化/计算机等专业领域基础扎实者优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