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硕士报考志愿采集    更新日期:2025年3月4日
姓 名 戴峥 性 别
出生年月 1990年9月 籍贯
民 族 汉族 政治面貌 中国共产党党员
最后学历 博士研究生 最后学位 工学博士
技术职称 副研究员 导师类别 硕士生导师
导师类型 校内 兼职导师
行政职务 Email lyip1022@126.com
工作单位 南京理工大学 邮政编码
通讯地址
单位电话
个人主页
指导学科
学科专业(主) 0810|信息与通信工程 招生类别 硕士 所在学院 电子工程与光电技术学院
研究方向
工作经历

2017.07 - 2019.4,中电科28所 空中交通管理系统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师

2019.5 - 2021.12,南京理工大学 博士后

2022.1 - 至今,南京理工大学 电子工程系 副研究员

教育经历

2008.9 - 2012.6 南京理工大学 学士

2012.9 - 2017.6 南京理工大学 博士

科研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基于多构型联合稀疏重构的柔性阵列波达方向估计与误差校正方法研究;

江苏省青年自然科学基金;

江苏省博士后资助计划A类项目;

横向合作项目,空地一体协同探测关键技术;

横向合作项目,36通道雷达信号处理设计与实现;

发表论文

[1] Dai Z, Su W, Gu H. Central direction-of-arrival estimation of coherently distributed sources for antenna arrays with gain-phase errors[J]. IEEE Sensors Letters, 2022, 6(6): 1-4.

[2] Li R, Dai Z, Li Z, et al. One‐bit DOA estimation in non‐uniform noise with alternating minimization method[J]. Electronics Letters, 2024, 60(10): e13207.

[3] Dai Z, Li P, Li Z, et al. Direction-of-arrival estimation for time-varying arrays using fcn-based deep learning[J]. IEICE Transactions on Communications, 2024: 1-18.

[4] Dai Z, Su W, Gu H. A gain and phase autocalibration approach for large-scale planar antenna arrays[J]. IEEE Communications Letters, 2021, 25(5): 1645-1649.

[5] Dai Z, Su W, Gu H. A gain and phase autocalibration approach for large-scale planar antenna arrays[J]. IEEE Communications Letters, 2021, 25(5): 1645-1649.

[6] Zhang S, Lu X, Tan K, et al. Co-frequency interference suppression of integrated detection and jamming system based on 2D sparse recovery[J]. Remote Sensing, 2024, 16(13): 2325.

[7] Cao Z, Liu B, Yang J, et al. Contrastive transformer network for track segment association with two-stage online method[J]. Remote Sensing, 2024, 16(18): 3380.

[8] Zhang S, Lu X, Yu J, et al. Clutter suppression for radar via deep joint sparse recovery network[J]. IEEE Geoscience and Remote Sensing Letters, 2024, 21: 1-5.

[9] Dai Z, Su W, Gu H, et al. Sensor gain-phase errors estimation using disjoint sources in unknown directions[J]. IEEE Sensors Journal, 2016, 16(10): 3724-3730.

科研创新

[1] 基于多核DSP的车辆监控雷达信号处理系统及方法: CN116125417A[P]. 2023-05-16.

[2] 基于ZYNQ嵌入式Linux系统的图像动态存储压缩装置: CN118972535A[P]. 2024-11-15.

[3] 基于FPGA和PCIe的光纤数据采集存储系统及方法: CN113946297B[P]. 2024-06-11.

[4] 基于FPGA的高速公路车辆多阵元雷达回波模拟器及实现方法: CN111123222B[P]. 2022-06-28.

[5] 一种针对海面目标扫描雷达的超分辨率成像方法: CN117420553A[P]. 2024-01-19.

[6] 基于Radon变换的Deramp-STAP动目标检测方法: CN112230220B[P]. 2023-12-01.

[7] 基于MRF的实孔径扫描雷达超分辨成像方法: CN113640793B[P]. 2023-12-26.

[8] 一种机载雷达复合场景下的云雨杂波模拟方法: CN117849740A[P]. 2024-04-09.

[9] 基于二维块稀疏恢复的虚拟孔径MIMO雷达目标探测方法: CN113391286B[P]. 2023-12-08.

[10] 基于多核CPU的相控阵雷达软件化信号处理系统及方法: CN116184348A[P]. 2023-05-30.

[11] 一种可重构雷达参数和波形的设计方法: CN118244213A[P]. 2024-06-25.

[12] 一种基于分块频域自适应滤波处理的直达波对消方法: CN116260427A[P]. 2023-06-13.

[13] 基于CPU和GPU架构的双基地雷达信号处理系统及方法: CN116148793A[P]. 2023-05-23.

[14] 雷达回波中频带通采样信号的数字下变频、下抽和脉冲压缩联合的频域快速处理方法及系统: CN118033550A[P]. 2024-05-14.

[15] 一种频率步进雷达收发通道幅相校正的方法及系统: CN117826097A[P]. 2024-04-05.

[16] 基于ZYNQ的可重构随机雷达信号产生与回波模拟系统: CN116930892A[P]. 2023-10-24.

[17] 基于Zynq的近感雷达回波数据和状态信息采集系统: CN116224270A[P]. 2023-06-06.

[18] 基于Qt的雷达信号处理和数据处理系统及方法: CN116106846A[P]. 2023-05-12.

教学活动

《信号与系统》《频率综合技术》本科课程任课教师

我的团队

南京理工大学顾红教授低小慢目标探测、噪声雷达研究团队;

主要从事雷达系统设计、信号处理软硬件实现以及低小慢目标探测、SAR成像、干扰/抗干扰、阵列信号处理算法等方向研究;

实验室项目饱满、经费充足、配套条件完善,招收研究生的主要科研方向包括:

  1. 雷达信号处理/数据处理算法;

  2. 信号处理电路硬件设计、调试;

  3. 信号处理硬件实现(FPGA、DSP等);

  4. 算法软件编程(CPU、GPU编程等)。

欢迎各位同学加入我们的团队,与团队共同成长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