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硕士报考志愿采集    更新日期:
姓 名 易文俊 性 别
出生年月 1970年5月 籍贯 湖南宁乡
民 族 汉族 政治面貌 中国民主同盟盟员
最后学历 研究生毕业 最后学位
技术职称 教授 导师类别 博士生导师
导师类型 校内 兼职导师
行政职务 Email wjy@mail.njust.edu.cn
工作单位 邮政编码
通讯地址
单位电话 02584313936
个人主页
指导学科
学科专业(主) 082602|兵器发射理论与技术 招生类别 博、硕士 所在学院 瞬态物理重点实验室
研究方向 1、飞行器制导与控制技术; 2、超空泡减阻控制理论与技术; 3、新型弹箭的弹道理论与技术。
学科专业(辅) 081105|导航、制导与控制 招生类别 硕士 所在学院 瞬态物理重点实验室
研究方向 1、制导与控制系统设计和仿真技术; 2、弹载DSP、舵机、传感器应用技术; 3、卫星定位导航应用技术。
获奖、荣誉称号
中国兵工学会会员 中国力学学会会员
发表论文
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论文80余篇,其中被SCI和EI收录30余篇。科技成果获省部级二等奖2项,三等奖6项。发明专利3项。近五年第一作者发表主要论文: 1. 易文俊,王中原,杨凯. 三角形截面弹丸的飞行性能研究, 弹道学报,2007,19(2):5-8(EI收录) 2. 易文俊,王中原,杨凯. 基于脉冲控制的末段修正弹道研究,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7,31(2):219-223(EI收录) 3. 易文俊,王中原,李岩. 带鸭舵滑翔增程炮弹飞行弹道研究, 弹箭与制导学报,2007,27(1):150-153 4. 易文俊,王中原,钱吉胜. 导弹模型的靶道实验技术研究,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2007,31(5):537-540 (EI收录) 5 易文俊,王中原,史金光,李岩. 带鸭舵滑翔增程炮弹方案弹道研究,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2008,32(3):322-326(EI收录) 6 易文俊,王中原,熊天红,周卫平. 水下射弹典型空化器的超空泡形态特性分析, 弹道学报, 2008,20(2):103-106 (EI收录) 7 易文俊,李月洁,王中原,熊天红,钱吉胜, 小攻角下水下高速射弹的空泡形态特性,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2008,32(4):464-467(EI收录) 8 易文俊,熊天红,王中原. 带尾翼高速航行体的水动力布局结构设计,第二十一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 海洋出版社,651-656;中国.济南 9 易文俊,熊天红,刘怡昕. 水下高速射弹超空泡形态特性的数值模拟研究, 舰船科学技术, 2008,30(4):117-121 10 易文俊,王中原,熊天红,周卫平. 水下高速射弹超空泡减阻特性研究, 弹道学报, 2008,20(4)1-4( EI收录) 11 易文俊,芮筱亭,刘世平,余劲天. 基于PSD的炮弹膛内运动姿态测量系统研究, 火炮发射与控制学报,2008,(4):119-122 12 易文俊,熊天红. 高速航行体的自然超空泡流阻力特性研究, 舰船科学技术 2009,31(1):38-42 13 易文俊,熊天红,王中原. 小空化数下超空泡航行体的阻力特性试验研究, 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2009,24(1):1-6 (EI收录) 14 YI Wen-jun, WANG Zhong-yuan, LI Yan, QIAN Ji-sheng. Investigates on Aerodynamic Characteristics of Projectile with Triangular Cross Section Journal of China Ordnance(兵工学报),2009,5(1):1-5 15 WENJUN YI, JUNJIE TAN, TIANHONG XIONG . Investigations on the Drag Reduction of High-Speed Natural Supercavitation Bodies , Modern Physics Letters B 2009,23(3):405-408(SCI收录) 16 易文俊,李铁鹏,熊天红,王中原. 水下高速航行体自然超空泡形态特性仿真研究,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2009,33(3):330-334( EI收录) 17 Yi Wenujun, Zhang Mu, Chen Zhihua, Wang Zhongyuan. Investigations on the Underwater ballistical characters of a Supercavity Projectile, 25th Int. Symposium on Ballistics, 2010.5.14-5.19,Beijing 18 易文俊,张木,陈志华,谭俊杰. 带尾翼高速射弹自然超空泡流特性研究.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2011,35(2):178-181, (EI收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