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至今为南京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教师;
2011.05-2013.09为重庆红宇精密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南京理工大学进站博士后;
2016.12-2017.12为国家留学基金委公派美国西北大学访问学者。
2011.1获得南京理工大学机械工程专业博士学位。
江苏省“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
南京理工大学第四批“卓越计划‘紫金之星’”;
江苏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获得者;
南理工教学二等奖;
兵器科学与技术全国优博学位论文提名奖、江苏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南理工优秀博士/硕士学位论文、江苏省优秀本科毕业设计等指导老师。
中国力学学会爆炸力学实验技术专业组委员;兵工学会会员、国际弹道学会终身会员;《兵工学报》、《爆炸与冲击》、《含能材料》、《火炸药》、《Defence Technology》、《Defence Science Journal》等杂志审稿专家。
目前作为负责人承担国家及省部级项目多项,每年可支配科研经费超过100万元。
长期从事弹药战斗部作用机理、毁伤效应及相关的爆炸和冲击动力学的研究,在国内外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80余篇,其中被SCI收录论文30余篇,EI收录论文40余篇。
一直致力于弹药工程专业的教学和科学研究,从事《弹药概论》、《现代战争中的智能打击技术》等课程的教学工作,主讲的《弹药概论》获得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
培养了包含获得兵器科学与技术全国优博学位论文提名奖、江苏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南理工优秀博士/硕士学位论文、江苏省优秀学生干部、江苏省优秀毕业生等博士、硕士30余名;其中有多名学生获得国家奖学金,指导的博士研究生李军宝、李瑞为“南京理工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获得者,硕士研究生樊雪飞、卢海涛为“南京理工大学优秀硕士学位论文”获得者,陈醇、樊菲为“江苏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获得者,博士研究生李军宝获得2022年兵器科学与技术全国优博学位论文提名奖。
所在课题组为江苏省高效毁伤技术创新团队、南京理工大学优秀科技创新团队,本课题组依托智能弹药技术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主要研究方向为智能弹药技术、弹道修正技术、毁伤机理与终点效应和毁伤评估等,在二维修正弹、可控毁伤、不敏感弹药、混凝土侵彻机理等方面处于国内先进水平。近年来,承担了973计划、国家重大专项、探索一代重大项目、型号研制、国家自然基金、重点科研项目等60余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国防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三等奖7项;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200余篇,其中SCI收录50余篇,EI收录80余篇;出版专著4部,教材3部;获得国防授权发明专利30余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