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硕士报考志愿采集    更新日期:2024年10月20日
姓 名 刘杰 性 别
出生年月 1987年9月 籍贯 重庆市丰都县
民 族 汉族 政治面貌 中国共产党党员
最后学历 博士研究生毕业 最后学位 工学博士
技术职称 副教授 导师类别 博、硕导
导师类型 校内 兼职导师
行政职务 Email jie_liu1987@163.com
工作单位 化学与化工学院,国家特种超细粉体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邮政编码 210094
通讯地址 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孝陵卫200号
单位电话 025-84315042
个人主页
指导学科
学科专业(主) 0805|材料科学与工程 招生类别 博、硕士 所在学院 化学与化工学院
研究方向

招收如下方向的  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  以及  博士后:

1、固体推进剂性能设计与调控:重点针对固体推进剂组分相互作用机制与性能演变机理开展研究。

2、复合微单元结构设计及含能材料领域应用:重点针对材料复合修饰与构效关系及应用性能开展研究。

3、先进制造工艺技术及工程化转化:重点针对微纳米技术、表面功能化修饰技术、制造成型技术开展研究。

科研经费充足,支持学生出差、校企合作、学术交流等科研拓展。

学科专业(辅) 0817|化学工程与技术 招生类别 硕士 所在学院 化学与化工学院
研究方向

招收如下方向的研究生:

1、功能单元及能量单元设计与制备及化学反应机理。

2、军用高性能微纳结构组分设计与构筑及化学反应机理。

3、微纳组分制备、干燥、分散/混合/复合、成型等过程的智能化与自动化工艺及工程化技术。

科研经费充足,支持学生出差、校企合作、学术交流等科研拓展。

工作经历

2018.06—至今,南京理工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国家特种超细粉体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教授。

2015.07—2018.05,南京理工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国家特种超细粉体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讲师。

教育经历

2010.09—2015.06,南京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获博士学位。

2006.09—2010.06,南京理工大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获学士学位。

获奖、荣誉称号

南京理工大学优秀教师党员、南京理工大学保密工作先进个人

社会、学会及学术兼职

《火炸药学报》青年编委、《中国粉体技术》编委,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等国内外知名期刊审稿专家。

科研项目

主持纵向与横向科研项目20多项,近五年入校科研经费400万元/年以上,其中部分在研科研项目如下:

1、国家项目,750万元,2023-2025,项目负责人;

2、国家项目,150万元,2022-2025,项目负责人;

3、部委项目,470万元,2024-2025,项目负责人;

4、部委项目,280万元,2024-2025,项目负责人;

5、部委项目,260万元,2024-2025,项目负责人;

6、横向项目,320万元,2023-2028,项目负责人。

发表论文

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论文60多篇,近五年发表的部分论文如下: 

1、TF-Al/TiC highly reactive composite particle for application potential in solid propellants. 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 2021. 通讯作者

2、Electrostatic Spraying Synthesis of Energetic RDX@NGEC Nanocomposites. 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 2021. 通讯作者

3、Excellent adhesive performance for the thermal insulation attribute to micromorphology regulation and controllable injection of oxygen-containing groups by low temperature plasma treatment. Advanced Materials Interfaces, 2022. 通讯作者

4、Dual-core-shell structure B@LiF@AP with multi-effect synergies to improve processibility and energy release characteristics of B. 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A, 2022. 通讯作者

5、Prepar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energetic composite films with mutual reactions based on B/PVDF mosaic structure.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 2021. 通讯作者

6、Application of Spherical Ultrafine CuO@AP with Core-Shell in AP/HTPB Composite Solid Propellant. Journal of Thermal Analysis and Calorimetry, 2023. 通讯作者

7、Prepara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boron-based composite micro-units encapsulated by potassium perchlorate. Propellants, Explosives, Pyrotechnics, 2024. 通讯作者

8、Innovative strategy for the facile construction of active multifunctional coating on inert thermal insulation surface. Colloids and Surfaces A: Physicochemical and Engineering Aspects, 2024. 通讯作者

9、Energetic properties of core-shell B@PVDF/AP composite micro-units prepared by electrostatic spraying technology. 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 2024. 通讯作者

10、Large eddy simulation of swirl topology evolution in strong oxidant jet milling force field. Journal of Applied Fluid Mechanics, 2024. 通讯作者

出版专著和教材

以第一作者出版学术著作2部:

1、《微纳米含能材料科学与技术》,编著,科学出版社,ISBN:978-7-03-065874-6,2020.08,47万字,刘杰、李凤生。

2、《氧化剂微纳米化技术及应用》,专著,国防工业出版社,ISBN:978-7-118-12812-3,2022.12,33万字,刘杰、李凤生。

教学活动

主讲本科生课程《粉体材料加工成型》、《高分子复合材料》、《高分子化学与物理概论》、《医食中的聚合物及其发展》。

主讲研究生课程《复合粒子设计与应用》。

指导学生情况

指导(联合指导)的研究生情况:

2017级:郑胜军、张正金、石玉银、韩少华、刘成林;2018级:陈令、张杨、何瑶;2019级:王德齐、于浩淼、宋政、孙森森、张志苗;2020级:刘石硕、贝祎莹、秦洋、冯雅欣、徐国桢、谭天宇、李莹莹;2021级:马宋雨辰、文艺蒙、狄阳、茆俊卿、胡家玮、徐冬明;2022级:史文静,余沂哲,周通,黄歆然,庞婉琪,蒋大伟,刘涛;2023级:李银辉,邓云鹏,段昆权;2024级,邹锦斌,张嘉正,宋博溢,周金熠,周蓉

南京理工大学优秀研究生干部:贝祎莹、刘石硕、陈令、于浩淼、李莹莹、马宋雨辰

南京理工大学优秀研究生:郑胜军、王德齐(2次)、秦洋(2次)

南京理工大学优秀毕业研究生:陈令、刘石硕、李莹莹、张杨

国家奖学金:陈令(博士生)

南京理工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陈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