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理工大学
《振动与冲击》课程内容简介
课程编码 B101B002 课程类别 必修课
课程名称 振动与冲击
英文名称 Vibration and shock
开课院系 机械工程学院
开课季节 春学期 授课方式 面授讲课
考核方式 考试 课件地址
考试方式 闭卷 成绩计算方法 期末100%
课程总学时 32 课程学分 2
实验学时 适用对象
课程类型 理论课 课程属性 必修
任 课 教 师
教师姓名性别所属院系职称年龄
王显会 机械工程学院 教授 56
高光发 机械工程学院 教授 44

教学目标:
《振动与冲击》课程是南京理工大学面向机械类或兵器科学类硕士与博士研究生专业基础课程,包含振动工程和冲击动力学两个部分内容。振动工程方面主要包括振动力学理论、振动控制方法、数据分析方法等内容;冲击动力学方面结合南京理工大学特色主要包括固体介质中弹性波传播、侵彻力学理论和材料动态力学性能试验技术等方面的内容。通过本课程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振动与冲击的基本理论、控制方法和数值计算方法,提高研究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水平,为更好地从事振动与冲击条件下的结构优化分析与设计等研究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

课程内容:
第一章 绪论 课程的内容体系、振动与冲击的概念及控制方法      2学时
第二章 弹性支承刚体的振动                                   4学时
    第一节 坐标系
    第二节 刚体的惯性
    第三节 弹性支承的特性
    第四节 弹性支承刚体的运动方程
    第五节 模态耦合与固有频率
    第六节 受迫振动
第三章 非线性振动                                           6学时
    第一节 非线性现象的描述
    第二节 精确解
    第三节 数值方法与混沌动力学
    第四节 近似分析方法
    第五节 响应曲线的一般方程
    第六节 图解积分法
第七节 周期性非线性振动的稳定性
    第八节 多于一个自由度的系统
第四章 自激振动                                             4学时
    第一节 涡动
    第二节 参数失稳
    第三节 蠕动摩擦与震颤
    第四节 受迫振动的不稳定性
    第五节 自激振动的辨识
第五章 固体介质中弹性波的传播                               8学时
    第一节 空间坐标与物质坐标
    第二节 应力波的概念与波动方程
    第三节 一维杆中弹性波的传播
    第四节 无限介质中弹性波的传播
    第五节 弹性波在交界面上的透反射现象
第六章 侵彻力学理论基础                                     4学时
    第一节 侵彻力学中流体动力学理论
    第二节 Allen-Rogers模型
    第三节 Alekseevskii-Tate模型
    第四节 空腔膨胀理论
第七章 材料动态力学性能试验技术                             4学时
    第一节 材料强度的应变率效应
    第二节 分离式Hopkinson压杆原理与试验技术
    第三节 分离式Hopkinson拉杆原理与试验技术
    第四节 平板撞击试验原理与技术

适用学生:
全日制硕士    非全日制硕士    留学硕士    进修硕士    硕博连读    本科直博    全日制博士    留学博士    进修博士    非全日制博士    在职专硕    其他    

预修课程:
预修课程:
《高等数学》、《工程矩阵》、《数值计算方法》、《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振动》等。

参考书目:
教材:
Cyril M.Harris,Allan G.Piersol. 冲击与振动手册.北京石化出版社,2007年
杜忠华,高光发,李伟兵. 撞击动力学.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7年
参考书:
[1] 姚熊亮,舰船结构振动冲击与噪声.国防工业出版社,2007年
[2] 高品贤,振动冲击及噪声测试技术.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2年
[3] 李德葆,工程振动试验分析.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年  
[4] 李永池. 波动力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2015年

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