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性峰
  • 出生年月:1978年10月
  • 民 族: 汉族
  • 政治面貌: 中国共产党党员
  • 最后学历: 博士研究生毕业
  • 最后学位: 文学博士
  • 技术职称: 教授
  • 导师类别: 硕士生导师
  • 邮箱:liuxf@njust.edu.cn
访问次数 182 次
更新日期 2024年7月26日
指导学科
  • 主学科
  • 二级学科
  • 研究方向
  • 跨学科
  • 二级学科
  • 研究方向
  • 专业学位
  • 研究方向
工作经历

2023.05 至今           南京理工大学   教授(2023年)

2006.08-2023.04     南京工程学院   教授(2021年)

2019.01-2019.07     曼彻斯特大学   访学

 
教育经历

      2018.12-2021.12     南京大学 博士后    术语翻译

      2014.09-2018.06     苏州大学 博士        翻译     

      2003.09-2006.06     苏州大学 硕士        翻译方向 

获奖、荣誉称号

1. 入选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培养对象;

2. 2023年,著作《典籍英译新发展研究》获江苏省第十七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4/4);

3. 2021年度校级“三育人”先进个人;

4. 2019年度校级教学质量优秀奖;

5. 2020届毕业设计(论文)优秀指导教师;

6. 2016届毕业设计(论文)优秀指导教师;

7. 2019年校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8. 2020年度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优秀指导教师”;

9. 2017年度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优秀指导教师”;

10. 2007年度校级“优秀班主任”。

 

社会、学会及学术兼职

中国翻译协会专家会员;

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传统文化翻译与国际传播专业委员会专家委员及常务理事;

中国英汉语对比研究会典籍翻译专业委员会理事;

中国英汉语对比研究会知识翻译学专业委员会理事;

江苏省翻译协会理事;

南京翻译家协会理事;

南京大学“术语与翻译跨学科研究基地”兼职研究员;

Asia Pacific Translation and Intercultural Studies、《翻译界》等多家刊物评审专家。

 
科研项目

主持的科研项目:

1. 2021年度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中国科技典籍术语的语境化英译研究”;

2. 2023年度 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发展中心主题案例项目“传播中华优秀传统军事文化:中国古代军事汉英术语库构建”;

3. 2017年度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青年基金项目“中国古代科技典籍英译的诠释学研究”;

4. 2021年度 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中国古代科技术语的英译与诠释研究”;

5. 2016年度 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中国古代科技典籍英译诠释框架构建”。

主持其他市厅级项目5项。

参与的科研项目:

1. 2021年度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古代典籍跨语言知识库构建及应用研究”;

2. 2013年度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基于大中华文库的中国典籍英译翻译策略研究”;

3. 2014年度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外宣翻译的政治性剖析及其翻译策略研究”;

4. 2020年度 教育部社科青年基金项目“面向中国特色话语构建的译学术语系统研究”。

 

发表论文
1. 中国古代科技术语英译策略:定义型诠释,《语言教育》,2024年第1期(独著);
2. 当代翻译学发展的破局之径,《译苑新谭》,2024年第1期(独著);
3. 中国古代科技术语英译:概念溯源及方式,《中国科技翻译》,2023年第4期(独著);
4. 中国传统译论的“象思维”约制—范式与话语,《外语与外语教学》,2020年第2期(第一作者);
5. 交际术语学视域下中国古代科技术语的语境化翻译策略,《上海翻译》,2021年第5期(第一作者);
6. 中国科技典籍英译的诠释学理据分析,《外语学刊》,2020年第4期(独著);
7. 中国古代科技文献英译中的“象思维”,《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20年第1期(独著);
8. 揭橥差异、多元共生—论安乐哲之中国传统文化概念诠释与翻译策略,《外语研究》,2019年第5期(第一作者);
9. 当代语境下翻译学最新研究动态与发展趋势,《外语研究》,2018年第4期(独著);
10. 中国古典科技翻译研究框架构建,《上海翻译》, 2016年第4期(第一作者);
11.  翻译学研究范式的嬗变、问题及对策,《外语研究》,2016年第2期(第一作者);
12. 中国科技典籍翻译研究:现状与展望,《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17年第4期(第一作者);
13. 叶维廉“以物观物”诗论及其古典汉诗英译,《外语研究》,2013年第5期(第一作者);
14. 译介中国科技典籍,传播传统科技文化(一),《山东外语教学》,2019年第5期(独著);
15. 再论中国古代科技典籍翻译理论框架构建,《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20年第4期(第一作者);
16. 走进绚丽多彩的翻译世界—王宏教授访谈录,《当代外语研究》,2016年第5期(第一作者);
17. 译介中国科技典籍,传播中国传统科技文化(二),《东北亚外语论坛》,2020年第3期(独著);
18. 《茶经》整体翻译策略研究—以姜欣、姜怡英译《茶经》为例,《外文研究》,2017年第1期(第一作者);
19. 中国古代科技术语翻译研究:现状与前瞻,《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3期(独著);
20. 译介中国农谚精华,传播中国农业文明,《翻译论坛》,2019年第1期(独著);
21. 车尾语的心理语用分析,《山东外语教学》,2015年第5期(独著);
22. 中国典籍英译批评范式研究综述,《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1期(独著);
23. 中国科技典籍外译与研究述介,《南京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4期(独著);
24. 翻译过程的最佳关联模式—以国外商品名称的汉译为例,《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6期
      (第一作 者);
25. 数字化时代英语翻译教学模式探索,《南京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2期(独著);
26. 关联理论与汉诗英译中人称代词的翻译,《大连大学学报》,2012年第1期(第一作者);
27. 论诗歌的翻译标准“传神达意”— 以汪榕培译《枫桥夜泊》为例,《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2期(独
       著);
28. 《译学刍论》述介,《翻译论坛》,2018年第1期(独著);
29. 电影片名翻译—以商业利润为目的的改写—以《王者之心》的电影片名翻译为例,《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6期(独著);
30. 车尾语的认知语用探索—兼谈基于图样理论和关联理论的推理模式,《石家庄铁道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4期(独
       著);
31. 车尾语的语用属性研究,《语文学刊》,2011年第12期(独著);
32. 语用等效翻译及其内涵研究,《南京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3期(独著);
33. 异化翻译凸显文化差异,《南京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第一作者);
34. 典籍英译的意义,《皖西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独著);
35. 当代语境下的中国典籍英译研究,《中国文化研究》,2015年第2期(第二作者);
36. 国内近十年《茶经》英译研究(2008-201),《外文研究》, 2018年第2期(第二作者);
37. 中国古代科技典籍翻译的传播学路径,《当代外语研究》, 2018年第3期(第二作者);
38. 中国古代官职名称翻译策略研究—以《中国科学技术史》为例,《南京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4期(第二作  者)。
出版专著和教材
1. 刘性峰,《诠释学视域下的中国科技典籍英译研究》,南京大学出版社,2020年11月;
2. 王宏、沈洁、王翠、刘性峰,《典籍英译新发展研究》,清华大学出版社,2021年6月。
教学活动

讲授课程:
本科生:翻译概论、笔译基础、中级笔译、英汉语言对比、科技英语写作等;
研究生:翻译研究导论、科技翻译、翻译理论与实践等。